高考陪读母亲住旅店 高考 陪读 母亲
每年六月,中国各大城市考点周边的旅店都会迎来一批独特的住客——她们不是来旅游的观光客,也不是出差的商务人士,而是一群眼神坚决、行色匆匆的中年女性,她们拖着行李箱,带着保温饭盒,在旅店前台熟练地办理入住手续,她们有壹个共同的身份:高考陪读母亲。
这些母亲们提前半年就开始谋划这场"战役",王阿姨就是其中其中一个,她在儿子学校对面的快捷酒店订了房间,从五月中旬就住了进来。"这家酒店离考场只有500米,步行7分钟就能到。"她如数家珍地说明着,"我对比了周边五家酒店,这家隔音最好,空调可以单独调节,最重要的是有微波炉可以热饭。"为了这个"战略要地",她动用了全部人际关系,甚至请远房亲戚帮忙才订到房间。
旅店的房间被她们改造成了临时作战指挥部,墙上贴着精确到分钟的高考日程表,床头柜摆着各种营养品和提神饮料,书桌上整齐码放着历年真题和错题本,李女士的行李箱里装着儿子最爱吃的家乡腊肉,还有壹个小药箱,里面从感冒药到肠胃药一应俱全。"孩子压力大,我怕他考前身体出状况。"她边说边检查着药箱里的物品,眼神里满是忧虑。
这些母亲们形成了壹个独特的社群,清晨六点,她们就聚集在旅店走廊探讨信息:"听说现在数学也许会考空间几何""XX补习班押了五道作文题",她们共享资源,互相提醒,形成了壹个信息网络,张母亲建立了微信群,二十多位陪读母亲在里面同享备考心得、交换模拟试题,甚至组织集体祈福活动主题。
在旅店的狭小空间里,母亲们压抑着自己的焦虑,陈女士说:"我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紧张,每天强装镇定。"但旅店服务员经常看到,送走孩子后,这些母亲会独自在房间里默默流泪,或者长时刻盯着窗外发呆,她们用各种方法缓解压力:有人反复擦拭已经一尘不染的桌子,有人不停地整理根本不需要整理的衣服,还有人一遍遍检查早已准备好的考试用品。
这场陪读行动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投入,在一线城市,考点周边的酒店价格在高考期间普遍上涨50%-100%,一间普通的快捷酒店房间每晚价格能达到600-800元,加上餐饮、交通等费用,两周的陪读成本往往超过万元,但母亲们对此毫不吝啬。"只要对孩子有帮助,花几许钱都值得。"一位来自农村的母亲说,她为此省吃俭用了一年。
高考结束那天,旅店大堂里充满了复杂的心情,有喜极而泣的拥抱,有沉默不语的等待,也有强颜欢笑的安慰,这些母亲们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时,旅店经理发现很多房间的墙上还留着便签贴的痕迹,床上留着长期居住形成的压痕,这些都是母爱最真正的见证。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这些住在旅店里的陪读母亲们用自己特殊的方法诠释着中国式母爱,她们像候鸟一样随着高考季迁徙,在陌生的城市里筑起临时的巢,只为给孩子壹个更好的起跳平台,当孩子们在考场奋笔疾书时,这些母亲也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考试——考验着她们的耐心、聪明和无私的爱。